首页

冷美踩踏

时间:2025-05-24 18:55:33 作者:端午节“中药膳食”“中药香囊”渐成新宠 浏览量:18127

  原标题:坚定做非洲现代化道路的同行者(和音)

  ——携手共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②

  中非是发展振兴道路上的好伙伴,是现代化道路的同行者。追求实效是中非合作的鲜明特点,求“质”向“新”是中非合作的不懈追求,授人以渔是中非合作的作为担当

  2023年,中非贸易额达2821亿美元,中国连续15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;截至2023年年底,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存量超过400亿美元,成为非洲最主要的外资来源国之一;过去3年,中国企业为非洲创造超过110万个就业岗位……中非合作的蛋糕越做越大,有力促进中非共同发展,为双方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福祉。

  追求实效是中非合作的鲜明特点。习近平主席强调:“中非合作要给中非人民带来看得见、摸得着的成果和实惠。”2013年以来,中国在非洲参与建设6000多公里铁路、6000多公里公路、80多个大型电力设施,打通了非洲发展的大动脉;建成24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,推广300多项先进适用技术,带动相关地区农作物平均增产30%至60%,非洲国家100多万小农户从中受益;中企在非洲投资建设的经贸合作区覆盖农业、加工制造、商贸物流等行业,为当地纳税增收、出口创汇作出重要贡献……依托中非合作论坛和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平台,中非务实合作不断推进,取得丰硕成果,有效助力双方共同发展。

  求“质”向“新”是中非合作的不懈追求。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中非高质量合作的关键引擎。近年来,在中非务实合作“九项工程”框架内数字创新、绿色发展等工程的带动下,中企在非洲实施了一大批清洁能源项目,为非洲提供锂电池、光伏产品等优质新能源产品;双方共建10余个双边联合实验室或联合研究中心,在资源遥感、可再生能源、生态农业等领域开展联合研究;中企帮助非洲国家新增和升级通信骨干网约15万公里、网络服务覆盖约7亿用户;双方共同制定并发布《中非数字合作发展行动计划》,未来3年将共建10个数字转型示范项目,共同培养1000名数字人才……中非合作向新兴领域不断延伸,为非洲经济转型发展增添强劲动力。

  授人以渔是中非合作的作为担当。非洲是一片充满希望的大陆,国际对非合作应助力非洲提升自主发展能力。近年来,中方在非洲投资建设的合作园区发挥“筑巢引凤”作用,积极打造产业集群,形成产业发展优势。双方围绕新科技、新产业、新业态等开展密切交流,帮助非洲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。去年8月,中方在中非领导人对话会上宣布发起“支持非洲工业化倡议”,实施“中国助力非洲农业现代化计划”和“中非人才培养合作计划”。这三大举措聚焦非洲实现现代化迫切需要的工业化、农业现代化和人才培养领域,是中国以实际行动支持非洲发展的生动体现。津巴布韦前驻华大使马丁·切东多感慨:“谁才是真正帮助非洲国家开拓资源、创造财富的人,答案不言而喻。”

  中非是发展振兴道路上的好伙伴,是现代化道路的同行者。非洲国家正在经历新的觉醒,普遍认为外部强加的模式没有给非洲带来稳定和繁荣,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、把前途和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决心更加坚定。在这一新的历史进程中,中国将继续和非洲兄弟坚定站在一起,支持非洲获得思想上和观念上的真正独立,帮助非洲提高自主发展能力,支持非洲加快现代化进程。中方将同非方共同努力,推动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、全球发展倡议、全球安全倡议、全球文明倡议同非盟《2063年议程》和非洲各国的发展战略进一步紧密对接,深化治国理政经验交流,推出契合新时代中非发展需要的合作举措,推动中非合作迈上新台阶、取得新成果。

  合作共赢、幸福共享是携手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应有之义。中国坚持把自身发展同助力非洲发展紧密结合,实现合作共赢、共同发展。中国坚持把中非人民利益放在首位,为中非人民福祉而推进合作,让合作成果惠及中非人民。中方将继续同非方弘扬传统友好、深化团结协作,开辟中非共同发展新境界。(人民日报) 【编辑:梁异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(经济观察)“中国鞋都”莆田向“新”而行

为保障马耳他蓝鳍金枪鱼顺利参展,上海海关指定专人与马方对接,指导展商申请适用今年海关支持进博会的便利化新举措:“在评估确认风险可控的前提下,允许无动植物疫情流行国家(地区)未获检疫准入的动植物产品、食品,经特许审批后入境参展。”

商务部:美方应尽快摒弃贸易保护做法

美国通过发布《通胀削减法》新能源汽车补贴措施,特别制定了针对中国产品及产业链的歧视性政策,目的是在打压特定国家的基础上扶持其本土新能源汽车产业链。事实上,该法案发布后,美国电动汽车市场供应和消费者信心均遭受打击,成为拖累电动化转型目标实现的最大障碍。

中国拟立能源法 保障能源安全促可持续发展

近些年,为加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,河北省按照就地保护为主的原则,严格执行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》等有关法律法规,严格落实属地保护责任,积极探索迁地保护措施,建立健全了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区(点)和自然保护小区,野生植物生长环境逐步得到保护恢复发展,有力地维护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。(完)

俄罗斯:洪灾持续 奥伦堡市水位刷新纪录

前不久,一份“越秀硅巷”创新地图引发各界关注。作为广东省唯一由科技部指导打造的创新街区,4大产业主题片区、19个重点项目……创新地图绘就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清晰路线图,助力高质量发展跑出“加速度”。

青海湖首次监测到“鸟界国宝”东方白鹳

北京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构建,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创历史新高。2023年,北京地区进口高新技术产品3412.8亿元,创历史新高,较2014年增长89%,占京津冀区域同类商品进口(下同)的72.4%,对京津冀同类商品进口增长的贡献度为166.1%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